中化管培生专题汇总
面试经验

中化管培生 面试经验,共1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中化管培生

面试时间:2009面试职位:中化管培生分享时间:2011-02

面试经历:
投中化国际是跟着中化集团一起投的,至于是网申过的简历关,还是现场投才过得就不大清楚了。反正面中化管培时,来面试的人大都是网申的,这么看来现场投基本上没啥用。

中化国际的面试流程是这样的:一面小组讨论,二面ac(英语笔试+能力测试+英语口试),三面案例分析。

一面:11月20日上午9点,上海金茂大厦18层。

虽然经常路过金茂,不过这还是我第一次进到金茂里面。门禁管理得比较严,要出示身份证换张门禁卡才能上去。中化国际包了一整层楼(其他层有没有不知道)办公室却异常宽敞,让你想象不到金茂的高租金。那天天气比较冷,我穿的比较厚,进去后里面空调又开的比较高,坐在waiting room 里就一直淌汗。

等了大概几分钟就被叫到一个会议室里开始面试。一上来,面试官先跟我们聊了会,说他们当年是如何参加面试,说我们现在条件和环境都很好了。感觉他们状态很放松,似乎面试过程就是要和我们闲话家常。本来以为是群面的,两个面试官说形式自由可以是无领导讨论、辩论或者小组讨论。考虑到我们这组本来应该是10个人,当天就去了6个人,所以面试官说小组讨论好了,时间30分钟。

待大家先行一番自我介绍后,面试官然后就从题库了抽了一道讨论题,题目大意是“李开复放弃google的高薪职位,而一心发展专为青年人创业提供帮助的创业基金项目,你对他的这一行为如何看待?”。

我坐的离面试官最近就先发言了。大概就主要是对他的行为先肯定,再分析目前青年人创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创业基金发展的必要性。

然后其余5人顺次发言。由于这个题目和谁的专业都不沾边,所以大家更多的在称赞他的行为,偶而有人说他这么做会有名人效应,至于其他也讲不出什么,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争论,连讨论也都比较少,整个过程非常和谐。

我当时想要是这么一直讨论下去,会不会面试官觉得整个小组讨论没啥新意,把整个组毙掉。

我就整理一下思路,想这种非政府性质的创业基金八成就是风险投资基金。暑假时,在一个证券研究所实习过,对于风投多少还有点了解,所以就赌一把,把李开复的行为和风投行业发展给联系起来。此后,就把自己的发言基调定位为李开复如何引领风投行业发展。

我:当比尔.盖茨创立微软之时,他是凭着一腔热情去开创事业。当谷歌创始人(当时名字想不起来了)以搜索引擎为主要产品创立google时,他秉持的是对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憧憬。而李开复离开谷歌,创立创业基金时,他想到的是青年人的创业艰难以及自己对于国家发展的责任。

李开复的这一行为,让无数双眼睛注意到创业基金这一领域,引起政府,企业家和学者注意。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名人效应对于其创业基金和这一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我们在称赞其行为的同时,也应对于他所领导的公司和这个行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创业基金的运作与风险投资类似,而风投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多年之久(波士堂有期节目专门讲风投),为什么风投在中国的发展不如国外那样好呢?究其原因应该是投资者与创业者很难达成一致的目标,缺乏有效投资管理是其症结所在。李开复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投身这一行业,必能带来更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

作为一名创业基金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开复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多快的速度帮助青年人创业成功,而尝试开发一种新的基金运作模式,能够让投资盈利,让创业者切实能够获得帮助。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让这个行业变得利润丰厚,如此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注入,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激情才能被激发,整个行业才能良性发展起来。

我这一段话说完后,刚好时间到。

组里六个人,两个交大的,一个复旦的,三个上海海事的。进二面的是两个交大的,一个复旦的,一个上海海事的。

二面:11月21日下午13:30点,上海金茂大厦18层。

二面的通知是一面当天晚上发的。二面就在18层一个大会议室里做笔试题,先做大概一个小时的英语笔试,阅读理解+选择+小论文。再做大概一个小时行测题+中文小论文(同学说和申论差不多)。最后是英语口试,ms是外包给一个英语机构做了,每人平均3min。

二面没啥可发挥空间,考得是真本事,尤其是英语写作和口语。

休息时,和别人聊天发现申什么岗位的都有,但面试路径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最搞笑的是,同桌考试的有个浙大,他一面完刚回杭州,晚上就通知他第二天来二面,挺折腾的。

三面:12月2日上午8:00,老地方

之前跟hr通电话时,要调调时间hr死活不同意。天哪,我住闵行以前在陆家嘴实习8:30上班都要,6:30起来。现在改八点岂不是6:00起。没办法6:00起好了。

按时到达后,发现我是最后一个到的,这次熟面孔就不多了,两个北京的,一个天津的,一个大连的,其他就记不得了,反正上海的比较多,总共12 人。

三面是在之前笔试的那个大会议室里,做case study。中间放着一张大桌子,两个能上网的笔记本,我们12人分坐在桌子周边,四周靠墙坐着十几个面试官。

面试题目是,不日将召开全球气候会议,你作为印度代表站在印度政府立场上,请制定符合印度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制作ppt供展示。具体任务是:自行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印度代表制定减排目标,制作ppt,并接受联合国某委员会委员的质询;另一组,作为联合国某委员会委员,就印度提出的减排方案进行质询,使其承担应负有的减排责任。

通过分组,我与6名同学担任印度代表,其余的人呢就成了委员会委员了。整个80分钟的讨论过程,其实不是我们给出方案的过程,似乎是我们逐步认识这个任务的过程,因为没人有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或者经历,所以时间都花在上网了解了。大概最后由一名同学统筹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做了一个方案框架,我就负责制作ppt。本来想着,做完ppt一会再回答几个质询的问题就可以了。

谁知道,大家说ppt是你做的,就你讲。我压根没准备,就上场就讲。不过还好是自己做的,起码讲起来有个条理。

做完presentation后,就接着接受另一组同学的质询,这个我不担心,之前打过几场校级辩论赛。

总的来说,三面还是比较难的,算是case study+辩论,感觉做联合国委员比较亏吧,一来自己组的任务和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准备起来也不太容易。二来,没有具体给你一个show的机会,这样就比别人少了很多表现。
面试官提的问题:
一面题目大意是“李开复放弃google的高薪职位,而一心发展专为青年人创业提供帮助的创业基金项目,你对他的这一行为如何看待?”

二面没啥可发挥空间,考得是真本事,尤其是英语写作和口语。

三 面试题目是,不日将召开全球气候会议,你作为印度代表站在印度政府立场上,请制定符合印度国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制作ppt供展示。?

有用(13) 面试难度:困难的面试 应聘途径:网络招聘

1   共 1 页

中化管培生  热门职位面试经验

其它职位面试

最新面试经验